广东1校未上榜!最新世界大学排名发布,省内第1非中大

中国高校在线
2025-10-15

近日,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正式揭晓。


共有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地区的2191所高校上榜,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牛津大学(英国)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榜首,而后依次是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


中国内地共97所本科高校上榜,较去年的94所有所增加,上榜高校数量居亚洲第4(前3名为印度128所、日本115所、土耳其109所)。


图片
图片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又译为THE世界大学排名,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是最全面、最严谨、最均衡的全球排名之一,是全球唯一一个对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的全球绩效表,深受学生、学者、大学领导、行业和政府的信赖。


该排名每年更新一次,今年排名的绩效指标仍然分为5个方面——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展望、产业,其下共18项经过仔细校准的二级指标↓


图片


如果大学不招收本科生,或者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的研究成果少于1000份相关出版物(平均每年至少100份,低于前几年门槛所需的150份),则无法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如果大学80%以上的研究成果完全属于11个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学科,也会被排除在外。

图片


01

广东高校上榜情况

图片


2026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1200中,广东共10所高校上榜,较上期减少1所—广州大学。


PS:广州大学2025年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居全球第601-800,与华师、广工同列广东第7;在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中居亚洲第196、广东第9;在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有8个学科入选,数量与华工同列广东第4。


◆1校跻身全球200强:深圳后起之秀—南方科技大学排名在2025年强势回升至少18名的基础上,2026年再度上涨23名,不仅稳居内地“非985高校”头名,更连续5年力压“老大哥”中山大学,持续领跑广东高校。


3校排全球201-300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发挥稳定,维持原排位区间,其中,中大再度领先,进入全球250强;南医大列内地30强,成为排名最高的非双一流高校。


2校排全球351-600名:深圳大学、暨南大学排名保持不变,其中深大超过省内2所211高校,跻身内地32强,为排名第2高的非双一流高校。


2校排全球601-800名: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已连续3年维持原排位区间,进入内地60强;其中广工排名超过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多所211高校。


2校排全球801-1200名:广州医科大学排位区间已连续3年未变,汕头大学从2025年开始退出全球1000强之列,居全球第1001-1200名。


这10所高校包含了我省全部全部2所985高校、全部4所211高校,以及8所双一流高校中的6所。2所双一流高校——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遗憾未上榜。


进入全球1000强的9校均位于广州、深圳,凸显了这两个一线城市作为全省高等教育核心的绝对实力,其中深圳犹如一匹黑马,近几年高教发展势头迅猛,后劲十足。


广东高校上榜情况如下:


图片


02

内地高校上榜情况

图片


中国内地共97校上榜,其中18校创下历史最佳排名,数量居全球之首;超20%的高校排名上升,全国平均分提升高达1分。


据泰晤士分析,内地高校排名持续提升的驱动因素源于研究影响力与卓越研究的提升,以及授予博士学位/学术人员比例。


2校进入全球Top15:清华大学居全球第12,为亚洲榜首,连续8年蝉联内地“冠军”;北京大学总得分也超92,列全球第13,与后续其他高校拉开较大差距。


过去10年,清华上升35位、北大上升28位,今年是自2012年排名以来,2校首次均未提升名次。在世界大学排名榜单顶端,由于顶尖高校竞争激烈且各校分数差距微小,提升名次变得更为困难。


5校排全球30-70名:复旦大学维持原排名(36名),浙江大学从47跃升至39,上海交通大学从52提升至40,助力内地高校跻身全球40强的数量从3所增至5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也有所进步,分列第51、62名。以上5校被称为“华东五校”,是公认的清北下一梯队大学。8年前(2018年),内地仅2校进入全球百强,而到了2026年共有7校进入100强,进步显著。


6校排全球100-200名:依次为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除华中科大退步10名外,其余院校排名均有所提升,比如哈工大涨21位、北师大涨12位,往世界百强迈进。


内地进入全球200强的高校数量已连续三年稳定在13所,2025年南科大取代四川大学进入200强,2026年入选高校名单与2025年保持一致。


表现突出的非双一流高校有:南方医科大学(全球251–300名);深圳大学(全球351–400名);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501–600);首都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青岛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浙江师范大学(601–800)。


与2025年相比,多校退出榜单,如广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北电力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延边大学等;


新增多校上榜,如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长安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


◆从地区来看,江苏18所高校上榜,数量最多;广东、北京各10校,并列第2;而后是上海9校、浙江9校、陕西5校、四川5校。


内地高校上榜情况如下:


图片



注:更多高考资讯请点我前往关注“犇赢高考”微信公众号

qrcode_for_gh_75961bdaa044_430.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