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作为一所老牌工科院校,居然被522名新生集体“放鸽子”,这可不是小数目。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值得每个准备填志愿的家庭深思。
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宁可不要大学学位,也要弃读?
时光老师看了下数据,522人中,有75人是本科新生,其余的属于第二学位的学生。这75位新生基本是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等专业。

这些学生放弃入学最直接的原因或许是:专业调剂。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大类招生,有学校一个专业组多达几十个专业。拿沈阳建筑大学在江西的504专业组来说,里面专业有20多个。有机械设计、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但也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
很多孩子本来想学热门专业,但是如果分数不占优势,就会被调剂到冷门专业。建筑类、土木工程这些专业,就是跟工地打交道,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毕业生就业前景让人担心,因此很多人宁愿放弃。
还有一个是地理位置的问题。沈阳虽然是东北重要城市,但对于南方学生来说,气候、生活习惯、未来发展机会都是考虑因素。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去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发展。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填志愿时根本没做好功课。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只看学校名字好听,或者只看排名,完全不了解专业设置、就业前景、地理位置这些关键因素。等到录取通知书到手了,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还有就是对专业调剂的理解不够,很多人以为“服从调剂”只是个保险措施,没想到真的会被调到完全不想学的专业。结果就是录取了又后悔,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占用了别人的机会。
对于将来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
选对专业比选对学校更重要。如果你对某所学校专业组里面的冷门专业完全无法接受,在自己分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填报志愿时放弃这所学校。宁可去一个排名稍低但专业对口的学校,也比在不喜欢的专业里混四年强。

时光老师建议各位考生和家长:做选择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以免录取后才会后悔。选大学选专业,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只看眼前的录取分数线,更要看四年后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发展空间。
大家对这500多名新生放弃入学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