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9月15日全国计算机考试准考证可打印!附详细事项

中国高校在线
2025-09-08

9月份全国计算机

考试规则一定要了解

今年最后一次考试了!

一定要争取一次过!

考试时间

2025年9月(第76次)NCRE考试时间为9月20日至22日,每天8:00-19:00分批进行,考生参加考试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上的时间为准。

考试须带证件

1.准考证

9月15日9:00起开始打印,关注【高职高考升学】,点击【报考查成绩】—【计算机考试】:https://ncre-bm.neea.cn/.

图片

登录进入之后,点击查看报名信息

图片

再点击打印准考证!

图片

2、有效身份证原件

包括:居民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护照。

(注意:考生须同时持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考试,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参加考试。学生证和粤省事上的电子身份证不可作为进入考场的有效证明

3、一支笔

不能带草稿纸,考场有发,不用带耳机!如带包包,考试期间可暂放教室前台!

进场须知:请大家配合监考老师做好证件查验及人脸识别工作!

进校须知:外校车辆禁止驶入校园,请大家根据准考证的考场定位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建议乘坐地铁、公交或打车前往考场。

答题建议及注意事项

1、选择题只可以进入一次(考试遇到不会的懵也要懵一个答案)操作题可以重复进入,每次修改后可以保存,请合理安排好时间,建议先易后难!

2、教育部考试中心要求,自2019年3月考试起,二级语言类及数据库类科目(包括:C语言、C++、Python、JAVA、ACCESS、Web)调整获证条件为总分达到60分且选择题得分达到50%及以上(即选择题得分要达到20分及以上)的考生方可取得合格证书。注意:一级所有科目、二级MS/WPS科目、三级所有科目,没有选择题分数要求,选择题+操作题总分达到60及以上即可通过考试。

3、正式考试开始后建议先设置显示隐藏文件和文件后缀名。

打开【考生文件夹】,单击“组织”下拉按钮,选择“文件夹和搜索选项”,切换到“查看”选项卡,取消勾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如下图所示,设置的好处是:方便核对与题目一致的文件名及拓展名。

4、操作题保存文件时,注意题目要求的文件保存位置(要求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及保存要求的文件名和拓展名,保持位置错了,文件名保存错一个字或多加一个符号,评分直接0分。因为评分系统根本识别不到。举个例子:MS有一道题目要求考生把文件名命名为“笔.docx”,我们有些考生就命名为“笔.docx",结果直接0分,划与画,一字之差,前功尽弃!
提醒:文件都是自带拓展名的,与题目一致的时候,你就不要修改或重复添加!这也是建议大家提前将电脑文件后缀拓展名设置为显示的原因,方便你区别。
5、做操作题请务必认真审题,注意细节,看懂题目,再去操作。细节决定成败!正式考试是按评分点来给分的,你少做一个点就会被扣分,或者做了没保存成功,导致系统识别不到,它就当没做,直接扣分。而这些评分点题目都有明确要求,所以审题很重要,看清楚再去操作,尽量不要跳步骤或跳小题,做完检查一下,如果少做了,重新补上,并保存好就可以了。

6、操作题养成边做题边保存的习惯,建议做完一个小题,就点一下保存按钮,最后交卷评分之前,一定要记得再保存一次。为什么要边保存?因为正式考试的时候,机房的电脑有可能会出现卡机的情况,这时候你保存了,重启电脑,你还能保留比较多的做题记录,如果你没有保存,只能重做,这会浪费掉你很多时间。试想,如果一个Word字处理题目,10个小题,你做到第9小题了,没有及时保存,因为卡机了,需要重启电脑,一点记录都没了,你会不会崩溃?但如果你做到第8小题都保存了,重启电脑,最多就丢了第9小题的记录,相比之下,你会好受很多。

考场规则

1、考生考前20分钟到达考场,由工作人员核验考生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考生持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缺一不得参加考试。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护照。

2、考生只准携带必要的考试文具(如钢笔,圆珠笔等)入场,不得携带任何书籍资料、通讯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智能电子设备等辅助工具及其它未经允许的物品。

3、考生入场后,应对号入座,并将本人的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

4、考生在计算机上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并核验屏幕上显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号,如有不符,应立刻举手,与监考人员取得联系,说明情况。

5、在自己核验无误后,等待监考人员统一指令开始进行正式考试。

6、考试开始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试开始后15分钟内,考生不准离开考场

7、考试时间由系统自动控制,计时结束后系统将自动退出作答界面。

8、考生在考场内应保持安静,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对于违反考场规定、不服从监考人员管理和作弊者将按规定给予处罚。

9、考试过程中,如出现死机或系统错误等,应立刻停止操作,举手与监考人员联系。

10、考生考试时,禁止抄录有关试题信息。

11、考生点击交卷后,举手与监考人员联系,等监考人员确认考生交卷正常后,方可离开。

12、考生离开考场后,不准在考场附近逗留和交谈。

13、考生应自觉服从监考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人员正常工作。监考人员有权对考场内发生的问题按规定进行处理。对扰乱考场秩序、恐吓、威胁监考人员的考生,参照《国家教育违规处理办法》(33号令)处理。

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1.   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制造了第一台计算机ENIAC。计算机至今为止已发展了四代,采用的元器件分别为: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 计算机的特点:

速度快、精度高、容量大、有逻辑判断能力。3.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4. 计算机的语言发展: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由高级语言到机器能够识别的语言有两种方法:编译(形成目标程序)及解释(不形成目标程序)。5. 病毒:

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程序,特点是:潜伏性、隐藏性、传染性及破坏性。6. 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软盘、U盘及网络等,为计算机一级选择题。7. 病毒往往先于杀毒软件的出现,即先有病毒,后有杀毒软件。8.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了计算机中最核心的部件:CPU(中央处理器)。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9. 存储器:

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及外存储器(硬盘、软盘等)。内存储器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价格高,外存储器速度慢、容量大、价格低。10. 既可做输入设备又可做输出设备的是:光盘驱动器及软盘驱动器。11. 内存储器:

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及随机读写存储器(RAM)。12. ASCII码(占一个字节)的规律:

从小到大:0~9,A~Z,a~z。13. 位:

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14. 字节(Byte):

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15. 字节换算(B):1B=8bits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6. 进制转换:

十进制——二进制:除2逆取余;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法,二进制——十六进制:以四换一或以一换四。17. 二进制的逻辑运算:

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运算。18. 国标码(GB2312):

汉字共6763个,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按拼音字母排列;二级汉字3008个,按部首排列。19. 区位码(94*94)最重要的特征是:无重码。20. 机内码:

汉字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每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1。

操作题

在作答基本操作前将计算机的后缀名和隐藏文件调整为显示,设置步骤如下:

1)打开考生文件夹,单击“组织”下拉按钮,选择“文件夹和搜索选项”。     

图片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切换到“查看”选项卡,取消勾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

图片

3)选择“显示隐藏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

图片

4)单击“确定”按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些题目考0分这些“神操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某个大题得0分,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有如下两点:

1.文件命名错误,导致无法与答案数据比对。

2.文件没有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导致无法与答案数据比对。

可能上面的文字描述起来有点苍白无力,

以下面的二级真题说明原因:

图片

题干精简一下:在考生文件夹下,将“Word素材.docx”另为“Word.docx”

可能很多同学疑惑的地方就在于此:

另存为的时候,

文件的格式后缀,到底要不要删除?

图片

注意: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档都格式后缀

正确答案:删或不删,都不错!

因为你只要保证名称下面的“保存类型”是“.docx”就不会错!

因为实际上,你在删除格式后缀后,系统会自动在文件名后面添加格式后缀(.docx)

图片

比如:我们分两种情况,

删或不删格式,看看最终保存的文件!

这是删掉了格式后缀的解法图

图片

注意: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档都格式后缀

这是没有删掉格式后缀的解法图

图片

注意: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档都格式后缀

通过上面的图解,我们能够得出结论:

不管你有没有删除格式后缀,在另存为到考生文件夹后都存在同一个Word.docx文档。

完全一模一样!

图片

注意: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档都格式后缀


注:更多高考资讯请点我前往关注“犇赢高考”微信公众号

qrcode_for_gh_75961bdaa044_430.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