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前,解放军四总部都下辖有相应的军校,其中总装备部领导管理着军械工程学院、装备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装甲兵技术学院这五所军校。但在军改中,伴随着解放军四总部的撤销、军委15个职能部门的组建,以及2017年军校系统的大规模调整,这五所原属总装备部领导的军校自然也进行了改革重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先是在2016年转隶军委训练管理部由后者短暂代管,然后再于2017年分流转隶、更新重组)。那么,趁今天这个机会,小圣就为大家展开介绍一下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装备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装甲兵技术学院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首先,介绍一下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作为总装备部下辖的一个军级单位,军械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军事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学历教育院校(位于河北石家庄),同时也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下辖相应的部系、学员旅、研究生大队、研究所、教练团等单位。军改前,军械工程学院主要负责为全军培养培训多兵种初级指挥军官学历教育合训、中高级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和理论研究专门人才以及为外军培养留学生等多样化任务。
2017年,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了副军级的陆军工程大学,其中军械工程学院主体改建为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以新的身份新的面貌继续为国防事业而奋斗。
然后,介绍一下解放军装备学院:军改前,装备学院是隶属解放军总装备部的一所正军级军事院校(学院本部地处北京怀柔)、同时也是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全军培养装备指挥技术人才和航天指挥技术人才,以及开展装备、航天、信息领域军事理论和国防科技关键技术研究,并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服务。
2017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以原装备学院为基础调整组建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规格级别是副军级,大学设有怀柔、昌平、沙河三个校区。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是一所系统培养航天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也是我军新型航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航天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太空安全领域的高端智库。
2024年4月,由于战略支援部队番号被撤销,原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随后转隶军事航天部队,更名为军事航天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仍旧是副军级建制)。
接下来,再介绍一下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改前,装甲兵工程学院坐落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畔(1999年5月由总参谋部转隶总装备部),占地面积6700余亩,学院不仅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而且也是当时全军16所学历教育院校之一、全军首批对外开放单位之一,地位突出、人才辈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装甲兵工程学院主要承担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四类培训教学任务,致力于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同时承担陆军一系列武器装备的科研任务,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以及为总部机关决策提供业务咨询。
2017年7月,原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学院、装甲兵技术学院合并重组为副军级的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装甲兵学院下辖有院本部、蚌埠校区和士官学校。其中,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校区是陆军装甲兵学院的院本部驻地。
2025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以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为基础组建陆军兵种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合肥。
再次,介绍一下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其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在长春组建的第三战车编练基地,历史悠久,期间了经历了多次的改革调整,后于1978年初恢复组建为装甲兵技术学校,当时该校主要承担装甲兵技术士官培训任务。至1999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该校正式升格改建为装甲兵技术学院,成为全军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并下辖相应的部系、学员旅、教练团,学院占地面积为4800余亩,院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7年7月,原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学院、装甲兵技术学院合并重组为副军级的陆军装甲兵学院,其中装甲兵技术学院被改建为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2025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以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为基础组建陆军兵种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合肥。
最后,介绍一下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级别是正师级,于1992年8月成立,是在原军械工程学院士官训练大队基础上升格组建而成的,起初隶属总参谋部,后于1999年5月转隶总装备部领导管理。学校主要承担全军军械士官和部分技术兵培训、在职军械干部轮训短训、提供装备技术支撑服务等任务,致力于培养军械装备保障人才。
在此前的军改中,具体时间是2017年6月,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并入新组建的陆军工程大学,更名改建为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结束了其作为独立院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