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截至 2025 年 8 月 4 日、官方已确认或权威媒体引用考试院数据”的 2025 年夏季高考本科实际录取率排序(仅统计普通类,不含专升本、单招等)。如后续各省考试院发布最终公报,以官方为准。
从排名来看,东北地区表现亮眼。吉林以 73.70% 位列第二,辽宁 70.70% 紧随其后,与上海共同构成录取率超 70% 的第一梯队。这一现象与东北各省优质高校资源相对集中、本地考生规模稳定有关,教育资源与考生数量的平衡让升学压力显著降低。
传统升学 “热门” 地区中,北京以 68.40% 居第四,天津 63.80% 位列第八,虽仍处上游,但已被上海、吉林等省份超越。值得关注的是,中西部省份中,贵州(66.50%)、甘肃(66.20%)跻身前五,其较高的录取率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倾斜与本地高校扩招政策。
与之相对,部分人口大省仍面临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的局面。新疆以 42.90% 的录取率垫底,河北(45.20%)、云南(44.70%)、河南(46.30%)等省份录取率均低于 50%。这些省份考生基数庞大,但优质高校资源相对稀缺,升学竞争尤为激烈。
数据同时纠正了此前网传的不实信息:江西实际录取率 50.7% 远高于网传的 38.7%,山东 46.5%、河南 46.3%、四川 46.1% 也均大幅高于网传数据,凸显了以官方通报为准的重要性。
对2026届考生的启示只有一句话:选赛道比拼命更重要。如果你户籍就在东北,别被“逃离东北”带节奏,安心备考就能享受全国最高的本科安全垫;如果户籍在河南、安徽、四川这类“地狱模式”省份,提早布局“异地高考+东三省落户”依靠“人少校多”或许是性价比最高的Plan B。
高考从来不是独木桥,只是有人出生在桥这头,有人出生在桥那头。看清数据,才能少走弯路。
总体而言,2025 年高考本科录取率的区域差异,既反映了教育资源分布的客观现状,也体现了政策调控的导向作用。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理性看待地域差异,结合自身情况规划升学路径,远比盲目追捧 “易考地区” 更具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