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地图上最远的两点之间,有多远吗?5000公里。。。这是我和我的大学的距离。”看到这条新闻,学长我真的有点破防了。最近,黑龙江一位女生被新疆塔里木大学录取后,情绪彻底崩溃,直接在家大哭。为啥?不是因为分太低,也不是觉得学校差,而是——车费比学费还贵,家和学校隔着半个中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辛酸”与“成长”,看看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共鸣。
其实,类似的远距离求学故事,每年高考录取季都在发生。据统计,2024年塔里木大学在黑龙江省只招了8个人,而这位女生高考成绩也就刚过本科线一点点。她把塔大填在“保底”志愿里,本来以为不太可能被捞走,没想到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你以为的“顺手一填”,最后成了现实;你以为的“远方”,一夜之间成了唯一的选择。
学长我查了下路线,黑龙江到新疆阿拉尔,火车要60-75小时,中转至少两三次,硬座倒是便宜,卧铺就要800-1200元,飞机票单程2000-3000元,往返最少4000元起步——而塔里木大学一年的学费才3000多块钱。这不是“卷”,这是“飞天”啊!你说,普通家庭怎么承受?有网友调侃:这距离是“从鸡头到鸡屁股”,比出国还折腾。哈哈,听起来有点魔幻,现实却真的让人笑不出来。
那这事到底谁错了?志愿填报的“坑”,你踩过吗?有网友说,既然是自己报的志愿,不能怪学校远。可是,你想想,多少同学和家长,其实对外地大学的地理位置、生活成本、交通难度没有概念。志愿填报那会儿,大家都在忙着“保底”“捡漏”,眼里只有分数线和院校名气,哪会真去查地图、算机票、研究生活啊。。。这不,等录取通知书来了,才知道什么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不过话说回来,远方真的只有“苦”吗?塔里木大学到底值不值得?学长我特意去了解了下,塔里木大学其实不差——
学校历史和背景很硬核:1958年建校,由王震将军创办,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教育部共建,11大学科门类,3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农学、植物保护这些专业在西北地区很有竞争力。
就业率高,尤其在新疆本地,2023年新疆地区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3.2%。据校友说,“毕业基本不用愁”,有的人甚至在大三下学期就被单位“预定”了。
生活条件也没你想象苦,宿舍上床下桌、空调标配,食堂饭菜便宜大碗,西瓜一块钱一斤想吃多少吃多少。节假日还有福利,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都挺多——只要你想要,生活绝不会太难。
助学政策给力,交通补贴、助学贷款都可以申请。你只要愿意开口问,学校一般不会让你“饿着走路回家”。
当然啦,远距离带来的孤独感和压力,是很真实的。想家了怎么办?学长我也有话说——其实,人生总有一些路,是必须自己走的。很多“猛男校”学姐都说,刚去新疆,确实会有点迷茫、孤独,尤其是节假日看别的同学都回家了,自己只能刷视频。但慢慢你会发现,远方有不一样的风景,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学会独立思考和生活,内心会变得更强大。
这件事也提醒了所有高三党和家长,志愿填报真的不是“随便一填”!你要提前查学校位置、了解生活成本、问问学长姐真实感受,不要只是盯着分数和名气。毕竟,有些“远方”是值得的,有些“远方”却是风险。
最后,学长想说,人生路上,每一次“被命运推一把”,其实都是成长的机会。你可以害怕、可以哭、可以抱怨,但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世界真的比你想象的大。塔里木大学的学姐后来也说,自己已经接受了现实,准备坐火车去报到,反而期待自己的新生活了。“远方的路不是不能走,只是需要一点勇气。”
所以,无论你今年去哪,别怕路远。”志愿填报“的每一步,都藏着命运的小惊喜和大考验。提前多做功课,问问过来人,别让一纸通知书成了”噩梦“。有困惑也欢迎随时来问学长姐,咱们都是过来人,干货和建议管够!
希望每一个奔赴远方的你,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和精彩,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