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历史!2025高考录取,多省本科补录到第四轮还有大量缺额,广西“0”分上本科!太意外了

中国高校在线
2025-08-04

要么0分招生,要么倒闭,民办大学没有其他选择

2025 年高考录取季,中国高等教育格局迎来历史性转折。


宁夏、黑龙江、广东、广西等多省份的民办本科高校在经历四轮补录后仍面临大规模缺额,广西更是首次出现 “0 分上本科” 的极端现象。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教育投资理性化、人口结构变化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深层矛盾。


图片


一、四省补录数据:民办本科的 “生死时速”


宁夏:四次补录仍有 550 个缺口


银川能源学院作为宁夏民办本科的典型代表,在四次补录后仍有 550 个缺额,其中物理类占比超 60%。


该校学费年均 2.8 万元,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四年总支出接近 25 万元。而该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仅 3800 元 / 月,投资回报率不足 15%,远低于公办高校的 35%。


图片


黑龙江:工科专业也难逃遇冷


哈尔滨石油学院的情况更具戏剧性: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类等传统工科专业在第四次补录中仍有 450 个缺额。


尽管学校宣传 “校企合作就业率达 85%”,但 25800 元 / 年的学费和大庆市的地理位置,让考生更倾向选择同省公办专科 —— 黑龙江职业学院的机械专业学费仅 6000 元 / 年,且与一汽集团有定向培养协议,毕业生起薪 4500 元 / 月。


图片


广东:降分 35 分仍难挽颓势


湛江科技学院在第三次补录中物理类降分 35 分至 425 分,历史类降至 410 分,但仍有近 3500 个缺额。


该校 3.3 万元 / 年的学费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5200 元 / 年)形成鲜明对比。


后者毕业生进入南航、深航等企业的比例超 70%,且起薪普遍在 5000 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西:0 分上本科的 “无奈之举”


广西教育考试院第四次补录公告明确 “不受文化分数线限制”,理论上只要支付学费即可入学。


南宁理工学院物理类缺额达 1327 人,投档线最低降至 330 分(本科线 360 分),而该校学费两万元/年起步。


图片


二、深层原因剖析:教育投资的 “性价比革命”


1. 学费鸿沟与就业回报的失衡


民办本科年均学费 2.5-3.5 万元,是公办本科的 4-6 倍。


但民办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并没有优势。


这种 “高投入低产出” 的模式,让家庭年均收入低于 10 万元的考生望而却步。


2.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多数民办本科仍扎堆开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 “万金油” 专业,而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专业覆盖率不足 15%。


反观公办职业本科,如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开设的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直接对接华为、小米的智能家居产业链,毕业生起薪 6000 元 / 月,就业率 98%。


3. 公办专科的 “降维打击”


公办专科凭借 “低学费 + 高就业” 的组合拳,正在重塑考生选择逻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建造专业,学费 5300 元 / 年,与中建集团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生转正后年薪可达 8-10 万元。


这种 “技能 + 学历” 的模式,让民办本科的 “学历溢价” 荡然无存。


4. 人口结构变化的长期影响


2025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较 2019 年下降 12%,适龄人口减少直接导致生源竞争加剧。


图片


三、广西 “0 分上本科”:饮鸩止渴还是破局之路?


政策逻辑的双重性


广西的 “0 分上本科” 政策本质是 “保规模” 与 “保质量” 的博弈。


一方面,通过放宽分数线维持民办高校生存,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学历贬值 —— 当民办本科与专科的入学门槛趋同,其文凭含金量将进一步下降。


考生选择的理性回归


部分考生选择 “0 分上本科” 实为无奈之举。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从业者分析:“对于分数在专科线附近的考生,民办本科是‘学历兜底’的最后选择。


但更多家庭会权衡:与其花 20 万读民办本科,不如用 5 万读公办专科,剩下的 15 万用于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启动资金。”


图片


四、破局之道:民办本科的 “二次创业”


短期策略:学费 “腰斩” 与专业重构


民办高校需立即调整定价策略。参考广东的政策支持,可将学费降至 1.5 万元 / 年以下,并引入 “学分制收费”—— 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修课程,降低总支出。


同时,专业设置需对接新兴产业:如开设 “人工智能 + 传统专业” 的复合方向,与本地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 “入学即入职”。


长期战略:差异化定位与质量突围


部分民办高校已探索出可行路径: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过 “3+1” 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导师引入课堂,毕业生进入华为、大疆的比例超 30%。


珠海科技学院依托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开设跨境电商专业,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培养跨境人才,就业率达 92%。这种 “地域特色 + 产业融合” 的模式,正在重塑民办高校的价值认知。


政策支持:从输血到造血


政府需建立 “民办高校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学质量达标、就业表现优异的院校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


广东 2025 年投入 9510 万元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可作为示范 —— 资金重点用于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和校企合作项目,而非直接补贴学费。


图片


五、考生与家长的决策指南


1. 投资回报率测算公式


建议使用 “(学费 + 生活费)÷(起薪 ×12×5)” 公式评估教育投资价值。


例如,某民办本科四年总支出 20 万元,毕业生起薪 4000 元 / 年,投资回收期约 8.3 年;而公办专科总支出 5 万元,起薪 4500 元 / 年,回收期仅 1.8 年。


2. 替代方案的优先级排序


首选

公办专科 + 技能证书(如注册电气工程师、华为认证)


次选

民办本科热门专业(如计算机、新能源)+ 辅修技能


慎选

民办本科冷门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


3. 关注政策红利期


2025 年是职业本科扩招的关键年,全国新增 87 所职业本科院校,部分专业仍有空缺。


如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费 8000 元 / 年,与中车集团合作培养工程师,毕业生起薪 5500 元 / 月,性价比远超多数民办本科。


图片


高等教育的 “新常态”


2025 年的补录困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 “规模扩张” 转向 “质量竞争” 的新阶段。


对于考生而言,理性评估教育投资的 “投入产出比” 比盲目追求学历更重要;对于民办高校,唯有通过专业重构、质量提升和模式创新,才能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找到生存空间。


这场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它将倒逼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更加多元、高效、公平的未来。


图片


你认为 “0 分上本科” 是教育公平的进步还是学历贬值的开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所有大学专业解读的600页文稿

图片


注:更多高考资讯请点我前往关注“犇赢高考”微信公众号

qrcode_for_gh_75961bdaa044_430.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