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广东2025年高考本科批次所有高校的投档分数线均已公布(点此查看)。目前已有少数高校发布了录取结果,比如珠海科技学院。预计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招生计划量大的学校,其普通类专业的录取结果要到7月21日至22日左右才能开放查询。
院校名称 | 普通类查询时间 |
珠海科技学院 | 可查询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可查询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7月20日16:00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 7月20日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 7月20日12:00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预计7月22日 |
广东东软学院 | 7月21日9:00 |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 | 7月21日 |
广州商学院 | 7月20日 |
广州华商学院 | 7月20-21日 |
东莞理工学院 | 7月22日 |
成都东软学院 | 可查询 |
陕西科技大学 | 可查询 |
商洛学院 | 可查询 |
中北大学 | 可查询 |
安阳工学院 | 可查询 |
安徽新华学院 | 可查询 |
注:艺体类统考录取结果已可查。其他高校提交普通类拟录取结果,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将及时公布录取结果,可在高考直通车公众号回复<录取>留意最新消息。 |
如果考生到7月24日仍然未能查到录取结果,就需要开始准备参加补录了。届时,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需要补录的专业缺额计划以及具体的补录填报安排通知,考生可以密切关注高考直通车公众号发布的相关消息。
高考直通车公众号统计了投档后有缺额的高校及对各高校专业组投档难度进行排名,一起来看——
根据日程安排,本科批次录取工作预计7月24日结束,届时将对有缺额计划的院校专业组进行征集志愿。但具体补录分数线、专业、名额和安排等细节还没公布。高考直通车会第一时间在官宣后告知大家,请保持关注。不过,目前已有个别“动作快”的院校通过官微公布将补录,具体以正式公布为准。
7月19日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本科批次所有类别招生投档结束后,省内外58所高校仍有32417个招生缺额,比去年增加了18895个。这些缺额主要集中在招生计划体量较大的民办院校以及收费较高或报考要求特殊的专业组。公办院校的缺额非常少,总计只有29个。其中历史类公办缺额最多,有21个;物理类和音乐类公办缺额则各有4个。未上本科线或此次投档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留意后续补录通知,重点关注招生计划大的院校(这类院校补录成功率通常更高),抓紧时间争取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投档时已满档的高校也可能因考生退档而产生补录名额,所以实际补录学校和专业可能比当前数据多。最终补录详情以官方公布为准,可关注高考直通车公众号发送<录取>查询。
物理类公办缺额共4个,均来自辽宁师范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该专业计划招生6人,实际仅2人投档,学费为每年5万元。
历史类公办缺额共21个:广州医科大学和佛山大学的护理学(地方专项)专业均无人投档,这两个是仅有的要求“历史+化学”选科的地方专项专业,很可能因要求高而匹配考生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班)的248专业组缺额11个,组内包含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专业。
艺体类的公办缺额仅出现在音乐类,共缺额4个,涉及华南师范大学(1个)、衡水学院(2个,均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组)和海南师范大学(1个)三校。
说明:以下表格数据基于2025年广东高考本科批次投档情况整理,仅包含物理类和历史类的普通专业(不含中外合作办学、地方专项、国际班、联合培养、少数民族班、本科预科班、闽台合作等特殊类别以及艺术类、公共卫生类专业)。
*省内前十排名格局变化,可移步至今天第三篇文章查阅。
今年广东高考普通类(物理)招生呈现新亮点。首次招生的大湾区大学成为一匹“黑马”,其投档最低分622分、排位13266,仅比中山大学低6分,成绩引人注目。南方科技大学同样作为本科招生新面孔表现突出,投档最低分652分、排位3232(不含中外合作办学),远超此前630分的普遍预期(点此回顾),印证了考生对其的高度关注。深圳理工大学延续强劲势头,与其设置的热门专业(如人工智能、计算机)和招生名额较少有密切关系。
在省内高校中,深圳大学录取门槛已全面超越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所211高校,稳居双非首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等双非院校的投档最低分也均达到550分及以上。
今年广东新增三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作为“新大学”,它们起步良好。例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最低投档分566分(排位60409)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同分;顺德职业技术大学(530分,排位111625)、广州职业技术大学(520分,排位128615)的投档最低排位也超过了许多公办本科院校,足以见得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有着很大的发展优势和前景,也非常受到考生的青睐。
近年来,广东民办高校投档最低分普遍提升,不少甚至超过部分公办本科。2025年,多所民办院校表现持续亮眼:
珠海科技学院凭借高投档线领跑省内民办高校,赶超嘉应学院、肇庆医学院等多所公办院校门槛,显示出其在学科建设、就业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已获得社会深度认可。今年学校物理类各专业组投档最低分均超本科线50分以上,并录得最高分558分。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今年录取分数较2024年再提高,同样超越多所公办院校最低投档线,强势专业集群备受热捧,招生分数再创新高。今年热门专业包括: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英语、视觉传达设计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物理类全部专业组一次满档,录取分远超本科线,并吸引高分考生。例如金融学专业招到一名542分考生(超特控线8分)。
作为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之一的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持续受热捧,生源充足且高分段考生大增(最高521分,500分以上48人,同比激增24倍)。其物理类、历史类、美术类均一次满档,投档分全线攀升。
此外,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等校,投档最低分也均超本科线(436分)30分及以上。共同反映出广东民办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继续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合作办学类高校热度依然不减,第二年招生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凭借616分的投档线高居同类院校首位,其受关注程度堪比华南理工大学的部分专业组。此外,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以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今年继续一次性完成招录,投档最低分均超过特控线,反映出优质生源对这些高水平合作办学高校的认可度在持续稳定提高。
传统强校及热门高校投档线持续高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211院校热度不减;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校高分段考生集中,部分高校表现尤为突出:
深圳大学:仍受高分段考生青睐,投档线稳居高位,普通历史类投档最低分592分,最低排位7271名,在全省高校中排名前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历史类线暴涨至580分(排位11073,比去年上升了3482位),物理类线也强势回暖至561分(排位66612),历史类跻身前十。
广州医科大学:历史类投档线反弹至563分(排位17943),相比去年低位显著回升约6.5万个位次,基本恢复到2024年选科要求调整前的水平(去年曾暴跌约6.8万个位次)。而同在去年遇冷的汕头大学医学院,则暂停了历史类招生。
佛山大学:更名后持续稳健上涨,投档最低分558分,涨幅领先尚未完成“改大”的广东金融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校。
此外,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工揭阳校区等校历史类排位均显著提升。
珠三角公办本科区位优势明显,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校保持前列。
珠海科技学院继续领跑广东民办本科院校,连续五年位居榜首。尽管今年增加了招生计划,该校历史类投档最低分513分(对应排位31247)的成绩依然超过了肇庆医学院等部分公办院校,这充分表明其在学科建设、就业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已经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优质的民办高校整体表现依然突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等高校凭借各自的特色专业和地理优势,稳稳排在前列。其中,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的表现尤其抢眼:其历史类201专业组投档排位较去年大幅跃升5568名,而209专业组(校企联合培养)更是惊人上涨8964名,成为一匹亮眼的“黑马”。
今年,外省顶尖大学继续受广东考生欢迎,报考热度很高。
历史类中,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和人大等省外名校的最低投档分都超过了650分。分数稍低的考生,也有机会投档到这些大学的中外合作项目。此外,也有一部分高考成绩超过600分的高分考生选择了双非院校,例如西南政法大学(205专业组),投档线为612分。
如果不算少数民族班、预科班、国际班和中外合作等特殊专业组,历史类投档分较低的公办大学有:河南师范大学486分、内蒙古师范大学510分、渤海大学511分、新疆理工学院511分、新疆农业大学512分、新疆理工学院513分、哈尔滨体育学院514分、新疆和田学院514分、天津体育学院514分、吉林建筑大学514分等。
物理类方面,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南大、哈工大、人大等高校的最低投档分都超过了670分。其中北大物理类最低投档分是689分,对应全省排位99名。值得注意,上海交大和清华虽然分数相同,但因为招生人数不同,排位略有差异,这也反映了考生在选择工科强校和特色专业时考虑更周全。
同样,不算特殊专业组,物理类投档分较低的公办大学有:西北师范大学458分、甘肃中医药大学462分、新疆第二医学院468分、新疆医科大学469分、北华大学477分、沈阳化工大学480分、河南师范大学482分、新疆和田学院482分、伊犁师范大学484分、新疆理工学院484分等。
其中西北师范大学变化最大,去年最低录取到531分(97511名),今年则降到458分(239326名),下降了73分,名次掉了14万多。今年在23.9万名被录取的是该校含生物技术等4个专业的216组。
另外高考直通车了解到,今年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大、西安交大等高校在广东都增加了招生名额。这和去年北大、清华、北理工、重大、北大医学部等追加计划的情况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