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齐聚广东这所大学,出席航天北斗学院成立仪式

中国高校在线
2025-05-04

图片

4月30日上午,时空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会在学校南海校区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子卿,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学校党委书记杜安国出席会议。


图片

李德仁院士以“时空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深入阐述了时空智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时空信息服务正从PNT向PNTRC升级,通导遥一体化技术为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强大支撑,未来需加速空天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与大众化应用,为国家发展筑牢技术基础。

图片

魏子卿院士聚焦“X射线脉冲星导航”这一前沿领域,介绍了其自主性、高精度等独特优势及其在航天导航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他指出,脉冲星导航将在近地空间有望实现百米级精度,在深空及星际航行中相关设备将向微型化、轻量化、节能化发展,为宇宙探索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学校成立航天北斗技术学院,签约共建低空经济示范与培训基地,并与广东中科凯泽信息科技公司签署“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协议,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签署“应用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协议。学校将与签约单位在产科教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在本科生联合培养中实现职普融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将以学位论文研究领域为教学科研核心,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图片

杜安国表示,成立航天北斗技术学院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实践。学院将聚焦航天北斗、时空智能技术领域,重点打造卫星遥感科学与技术、时空智能技术、低空技术与工程应用等特色专业群,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共育专业人才,着力打造航天北斗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树立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标杆。

杜安国介绍,近年来,学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制造业当家”发展需求,形成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在现有13个专业群(国家级2个、省级9个)基础上,围绕数字创意、新材料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航空北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现代商贸等产业领域,打造本科专业引领下的专业群发展新格局,培养服务广东“传统产业数智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孵化”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技术技能人才。

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广州市海珠区发改局局长李满红,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秘书长刘大可,学校党委副书记梁艳珍,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周国清,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校长张烈平,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院长蔡伯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祝会忠,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鲁铁定,武汉大学孙红星教授、金文杰教授等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师生代表共300余人现场参会。职业院校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中相关职业院校思政工作骨干、学生代表以及惠来县、德庆县中学师生代表共3000余人线上聆听报告。

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注:更多高考资讯请点我前往关注“犇赢高考”微信公众号

qrcode_for_gh_75961bdaa044_430.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