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毕业即稳岗” 逐渐成为家长和学生升学选择时的核心关切点。
近期,“订单班” 这一高校培养模式持续受到关注,后台频繁收到问询:
“哪些学校有订单班?”
“订单班真的能保障就业吗?”
为帮大家清晰了解这一模式、解决升学困惑,我们特此整理相关信息,先从基础认知入手。
所谓 “订单班”,是高校与企业深度联动的 “定制化” 培养模式 —— 企业根据核心岗位需求明确人才标准,高校则据此优化课程设置、加入实践环节,部分班级甚至让学生兼具 “在校生” 与 “准员工” 双重身份,所学内容直接对接未来工作场景,有效避免 “学用脱节”。其最大优势在于,学生若顺利完成学业并通过企业考核,通常能直接入职合作企业,相当于提前锁定就业机会。
目前,订单班已覆盖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阶段,合作方多为国企、行业龙头或国家级科研机构,涉及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多个领域。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部分开展订单式培养的高校及合作项目,为大家的升学选择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开展订单式培养的高校及合作项目,涵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
专科订单班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电网合作开设“定向班”,为甘孜、阿坝、凉山供电公司定向培养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等专业人才;与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海诺尔订单班”。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铁路局、南京地铁、无锡地铁等合作开设轨道交通相关订单班,部分与南京地铁合作的订单班采用现代学徒制,学生兼具在校生和准员工身份;2025年还与欣旺达动力科技合作开办“欣旺达产教融合订单班”,培养智能汽车人才。
本科订单班
南华大学:与中国核建合作开设“核产业特岗订单定向班”,面向湖南省招生,涵盖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装备方向)、安全工程(核安全方向)等10个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中国核建子公司并获得国企编制。
中国民航大学:与四川省机场集团合作开设订单班,涵盖交通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等11个专业,2025年总计招收15人,仅在“国家专项计划”中招生;还与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机场集团、云南机场集团、中国南方航空等公司开展定向就业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航天科技集团定向班”,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定向输送高端人才,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国家级科研机构,参与重大国防与航天工程的研发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推出“沈飞定向班”,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聚焦航空制造方向,精准对接航空工业核心岗位。
研究生订单班
西南大学:与长安汽车签署研究生订单式联合培养协议,采用“1+1+1”三段式培养,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定向入职长安汽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合作,从该校2023级及以前博士研究生、2024级硕士研究生中选拔具有油气相关专业背景的硕博生,培养期内通过考核的学生将直接签署劳动合同,成为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的正式员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合作,在该校全日制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订单培养班,学生完成学习并达到培养要求后,将直接录用为湛江分公司合同制员工。
以上仅为部分高校订单班案例,具体招生信息和合作企业可能因年份调整,建议关注高校官方招生简章或合作企业公告。

订单班无疑为当下缓解升学就业焦虑、实现 “学用对接” 提供了优质路径 —— 它以校企协同的模式,让学生提前锚定职业方向,甚至手握 “就业入场券”,这也是其受关注的核心原因。
但需提醒的是,订单班并非 “保险箱”:多数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学业并通过企业考核才能入职,且培养方向高度聚焦特定行业,需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判断适配度,避免仅因 “包就业” 盲目选择。同时,合作企业与招生计划可能随年份调整,务必以高校官网、企业公告等官方信息为准,确保信息时效性。
总之,订单班是升学就业的 “加分项” 而非 “必选项”,理性评估、精准匹配,才能让这一培养模式真正成为未来职业发展的助力。